会议侧记|分论坛三:反恐、去极端化问题研究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2发布时间:2022-08-12浏览次数:41

20211013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反恐、去极端化与人权保障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下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正江主持分论坛——反恐、去极端化问题研究,来自中国、以色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等国的2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聚焦反恐和极端化问题研究,展开深入探讨。

摩洛哥穆罕默迪亚乌里玛联合会秘书长艾哈迈德•阿巴迪:应对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面对数字技术时代中极端主义威胁的增长,他建议各方主体应协同合作,并发展出一套周详的体系,用以全方位地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问题。体系中应包括成熟的立法、政治机构和完善的政治宣传,并考虑体系授权方式和教育的作用。

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王江:恐怖主义——从大众传媒的视角



他表示,大众传媒对当代恐怖主义的理论发展、战术扩散和社会动员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大众传媒在有效反恐中所起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行业准则、政府政策和立法应当重新审视并做出必要调整。此外,一些涉恐组织、人员与反华势力在洗白自身的同时,正利用“人权”等议题发动舆论攻势。“后真相”时代下,反恐事务的变化与挑战也应引起重视。

印度尼西亚国家反恐局专家阿迪·博特拉·普拉塞特:印度尼西亚的去极端化进程




他分享了印度尼西亚去极端化的经验,将反恐维度分为反极端化和去极端化两个策略,并进一步介绍了去极端化的目标和步骤:目标上,分为四个级别,用以衡量去极端化的程度;步骤上,分为监狱内去极端化和社区内去极端化两种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研究院边疆研究所海疆研究室副主任李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去极端化问题研究


她表示,新时期去极端化问题的研究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固本”研究方面加强力度,具体包括历史、政治、国家安全、国际研究四方面研究路径: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研究路径;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研究路径;三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路径;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主任何明: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阿富汗再次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避风港



随着阿富汗塔利班基本控制阿富汗全境,阿富汗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对此,他表示,阿富汗走向持久的和平与安定,不仅是阿富汗民心所向,也是该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需要。如今,阿富汗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世界必须从近30年阿富汗战乱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再次面对一个阿富汗梦魇。

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智库研究员,易知基金会共同发起人、理事长托勒·维斯特比:没有人生来就是恐怖分子



在对比了中美两国针对恐怖行动而采取的措施和获得的成果后,他提出,中国才是两套观念和做法中人性化的一方。在美西观念中,“你是恐怖分子,所以我得杀了你”。而中国则认为,“你变成了恐怖分子,但我们想帮你过上好日子”。

塔里木大学历史哲学学院院长万朝林:应对中亚与西亚“突厥世界一体化”之我见



当前,“突厥世界一体化”的区域合作与联盟对我国现有的七个突厥语族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现象,他提出,我们既要尊重“区域一体化”的世界发展趋势,又要区分“泛突厥主义”与今天的“突厥世界一体化”的本质区别,要在把握好“历史上突厥民族是中华民族一员”原则的基础上,做好当代文化的“对接”和历史文化的“共享”。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马立明:反恐的对手不仅仅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和极端化思潮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是实现当代发展与人权保障的最大障碍。然而,一些西方国家却在反恐上采取双重标准,甚至颠倒黑白,成为恐怖主义的后台。他表示,反恐斗争不仅仅是针对恐怖分子的一场战争,也是针对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的一场媒体战争。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可持续的新疆反恐措施



她分享了自己在报道新疆暴恐袭击事件时的体会,涵盖了对新疆种族灭绝指控的反驳、新疆反恐方式的可持续性以及目前新疆社会秩序的安定。她着重介绍了新疆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的措施,包括具体的教育和就业措施、中央政府的投资、各民族的良好关系、宗教自由以及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基本人权这一民生目标。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国际伊斯兰思想与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丹尼尔·穆罕默德·尤索夫:马来西亚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国家行动计划(2021-2025



他介绍了马来西亚外交部如何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经验,以及2021年至2025年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国家行动计划,并提出,预防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重点是寻求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解决方法,这意味着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是一个民主的领域。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程晓勇:当前东南亚恐怖主义态势及其应对



ISIS”时代,东南亚恐怖主义与地区问题复杂交织,呈现出新的趋势及特征。他表示,东南亚各国应着眼于国内冲突的解决和社会民生的改善。同时东盟国家须加强反恐合作,推进地区反恐机制的深化,以更好地遏制地区恐怖主义的滋生与发展。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李玮:以色列反恐事务的综合开展路径及对我启示



以色列作为除美国以外全球输出反恐业务的主要国家,其反恐事务的综合布局,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他介绍了以色列反恐事务的综合开展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以色列赫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法学院、商学院导师乔尔·斯拉沃茨基:种族灭绝错误指控带来的危险后果



他探讨了针对中国种族灭绝的错误指控带来的三个危险。一是指控的正义性消解了种族灭绝一词的含义,使捍卫人权变得更加困难;二是玩弄双重标准;三是这种不计后果的主张会使政府不愿承担确保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首要任务。

兰州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亮: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与去极端化斗争对中国的价值及其局限



她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在反恐与去极端化斗争中的深远影响和局限性。她指出,上合组织对于中国的价值有三点,分别是良好的外部保障协助、地区共同体意识和发出反“双重标准”的声音。故而,中国须进一步倚重上合组织,推动相关务实合作。

新疆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米克拉依·尼加提:新疆反恐和去极端化的经验介绍和建议



针对新疆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法律知识贫乏,容易受到恐怖势力的胁迫,进而走上犯罪道路这一问题。她建议,对各族人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提升法律意识,消除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影响,避免其成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牺牲品,努力将恐怖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

会议最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郑亮进行学术总结。



他表示,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人权事业的脚步不会停止。此次会议也将鼓舞更多志同道合的友人加入国际反恐反极端事业的阵营,持续推进国际人权事业,直至取得最终胜利。


编辑 | 徐维岭 李宛青

初审 | 高同同

终审 | 郑  亮